2005年東レ将鱗HERA CUP羽生吉沼。
藤間昭生選手使用燈籠昆布絲組合釣、以總重量48.30 kg奪得冠軍、 而得到第二名的 吉田康雄選手 午後也採用燈籠昆布絲組合釣。
2006年東レ将鱗HERA CUP羽生吉沼。
藤間 昭生選手又以燈籠昆布絲組合釣、以總重量27.66kg 奪得二連霸。
而第三名的石原勝美選手、也是燈籠昆布絲組合釣。
伊丹信人當時最拿手的釣法是、淺宙昆布絲組合釣。
2005年藤間 昭生選手奪冠後、伊丹心想、昆布絲組合釣居然有人有辦法在大型比賽奪冠。
因此、馬上去跟藤間 先生討教。
當初、藤間先生教他的是以小顆霧化餌為主的NORMAL SET釣法。
之後、伊丹信人超越既成觀念、使用大顆霧化餌、不斷嘗試創新。
演變到現在成為『大霧化餌』、『大仕掛』、『大釣リ』的POWER SET釣法。
有趣的是、日本在流行POWER SET釣法之前、流行的釣法是『抜きバラケ』釣法又稱為『ゼロナジミセット』。
此種組合釣法簡單的說、就是霧化餌一接觸水面就開始霧化、到定位後完全霧化或只剩一點點。
『ゼロナジミ』字面意思是(ゼロ=零、ナジミ=下沉) 。
因為浮標只需下沉顯示食餌部份、浮標空餌調目為浮出水面兩目左右。
食餌與擴散後的霧化餌同步落下、HERA因追食飄落餌屑而誤食食餌。
如果採組合釣時、浮標像乒乓球一樣跳動不停時此法有效。
但此釣法霧化餌製作要求非常高(麩料與水比例由3比1開始)。
拋餌落水點要很精確的控制在浮標佔立處。
子線長短更要根據浮標反應來修正。
但是演變到後來沒有霧化餌HERA就不食食餌了。
可見HERA食性是會隨環境而進化改變的。
每一種HERA釣法都是根據HERA的食性改變慢慢演化而來。
因此POWER SET並無所謂的發明者。
但是POWER SET有先驅者、他就是 池澤幸誠 埼玉 FISHING CLUB匠會 的會長。
伊丹信人常用餌料搭配如下:
へらスイミー:(1杯)
ペレ道:(0.5杯)
水:(2.5杯)
段差バラケ:(2杯)
鬼バラ:(2杯)
白べら:(2杯)
バラケマッハ:(1杯)
軽麩:(3杯)
(量杯可用60cc或120cc)
註:白べら可用餌本舖バラケの素代替。
以上餌料搭配、直下型餌ペレ道的比例很少(集魚速度較慢)、反而橫向霧化餌(白べら、軽麩)的比例很重(留魚時間較長)。
上述餌料配方實釣結果。
誠如伊丹信人所言、開始集魚階段確實要忍耐一段時間。
但是一旦魚聚集後中魚綿延不斷、且魚有不易散去的優點、甚至中間中斷一會也無所謂。
如果使用ペレ系餌比例較重(例如粒戰、ペレ系匠顆粒、ペレ道等)的搭配。
集魚速度很快、但是時間一長魚訊會中斷。
主要是HERA都下沉到底部去了、尤其食涉時更為嚴重。
徵兆是、浮標附近會有細小水泡一陣一陣的不斷冒出。
以上現象出現時會完全沒魚訊、而且無法改正回來。
主要仕掛:
釣竿:8~9尺
釣法:短竿燈籠釣
子線:上(0.6號)8cm、下(0.5號)13cm
鉤子:上8號、下6號
夏季是HERA的垂釣盛期、基本上以兩團餌為主。
但是、有時候因為天氣太熱、人員混雜、或釣場情況不良(綠藻產生的缺氧現象)、兩團餌釣法會有食涉或『卡拉振』頻繁現象。
此時HERA活性降低離團餌較遠、因此改短子線組合釣法較好。
食餌可用昆布絲、烏龍及其它。
至於要如何決定食餌。
可以從HERA對霧化餌有興趣的程度來分別。
興趣強烈則選昆布絲、較弱時則選烏龍。
假如食餌用昆布絲、下子線要伸長信號才會出現時、改用烏龍組合釣命中率會更高一些。
反過來說、如果食餌用烏龍信號出現比較早(有吃食霧化餌傾向)或『卡拉振』出現頻繁、下子線修正很短也無法改善時、食餌改昆布絲會較好。